用淡化海砂—— 每方比河砂便宜100元
《法制日报》报道了在“广东地区大量海砂堆积,当地河砂价格节节攀高,一立方海砂的价格只有河砂价格的一半,海砂和河砂,价格每立方相差百元。
近年来,国家禁止江河湖泊采砂的政策力度越来越大,天然砂价格暴涨且供不应求。该地区每年砂石需求量约为720万立方米,而目前本地有资质采砂企业的日销量仅为0.2万立方米,本地河砂仅能满足需求量的6%。
与此同时,河砂价格节节攀高,一立方海砂的价格只有河砂价格的一半。海砂和河砂,价格每立方相差百元。河砂远不能供应,使用海砂是必然的结果。
在知情人提供的一则购砂信息中,记者看到:1吨起至199吨,每吨售价86元;200吨至499吨,每吨售价85元;500吨至1499吨,每吨售价84元;1500吨至2499吨,每吨售价83元;2500吨至3499吨,每吨售价82元;3500吨以上,每吨售价81元。注明“以上砂价仅限于水泡砂”。
记者以需要600吨水泡砂为由,打通了发布购砂信息负责人的电话。对方告知砂场就在A码头的对面,“如果一次性地将600吨砂运走,每吨价格可以降低1元”。
知情人告诉记者,所谓水泡砂,实际上就是海砂。如果真要把海砂中的氯离子含量降低,就得经过反复多道的淡水冲洗,这样一来成本会很高,“目前,该地区没有批准成立一家从事水洗砂的企业。绝大部分的海砂是用海水冲洗,简单过滤掉一些贝壳类等物质”。
我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广阔的浅海,海砂资源丰富。但海砂属于国家控制的资源,开采经营权的砂场要通过招标获得。记者从广东省政府的一份《关于做好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身上供应保障工作的会议纪要》中获悉,截至今年3月,广东全省只剩一个海砂采区,年供应量仅200万立方米。
记者采访得知,随着河砂资源的枯竭和限采,建筑用砂的需求量又在不断增加,建筑用砂供需矛盾越来越激烈,一些沿海地区开始加快海砂的开采。在广东建筑材料市场,建筑使用海砂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据业内人士反映,海砂应用是把双刃剑,一方面,海砂可部分取代河砂,缓解河砂资源匮乏情况;另一方面,海砂中的氯离子,就像建筑物里的癌细胞一样,会造成建筑开裂,寿命减短。“因此,如何科学、规范、合理地淡化、使用海砂,显得尤为重要。”
按照原建设部发布的《关于严格建筑用海砂管理的意见》,若必须使用海砂时,则应经淡水冲洗,氯离子含量不得大于0.02%。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现有建筑材料的检测分两种,单一材料检测和混合材料检测,海砂单一检测可能氯离子超标,但制成混凝土检测则可能达标;现在达标不意味着未来也达标,因氯离子释放是动态的,“此前被曝光的项目,使用的商品混凝土都混入了海砂,但检测都合格,反映了监管环节的缺失”。
相关专家称,在国家工程验收标准中,并没有要求对混凝土中使用海砂氯离子含量进行强制检测。此外,目前大多数海砂净化,只靠原始的晾晒或冲洗。由于生产设备落后,流程不规范,很多洗砂厂只是随便用水捞一下,导致出厂的海砂鱼目混珠。
“因此,建议国家出台对混凝土中使用海砂氯离子含量进行强制检测的规定,同时制定水洗砂设备的相关标准。
来源:砂石骨料网
二0一九年六月二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