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4684-2001 《建设用砂》标准
一、术语
(1)天然砂
由自然生成的,经人工开采和筛分的粒径小于4.75mm的岩石颗粒。可分为河砂、湖砂、山砂、淡化海砂,但不包括软质、风化的岩石颗粒。
(2)机制砂
经除土处理,由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 ,粒径小于4.75mm的岩石、矿山尾矿或工业废渣颗粒,但不包括软质、风化的颗粒,俗称人工砂。
(3)含泥量
天然砂中粒径小于75μm颗粒的含量。
(4)石粉含量
机制砂中粒径小于75μm的颗粒含量。
(5)泥块含量
砂中原粒径大于1.18mm,经水浸洗、手捏后变成小于600μm的颗粒的含量。
(6)细度模数
衡量砂粗细程度的指标
(7)坚固性
砂在自然风化和其他外界物理化学因素作用下抵抗破裂能力。
(8)轻物质
砂中表现密度小于2000kg/m3的物质。
(9)碱集料反应
水泥、外加剂等混凝土组成物及环境中的碱与集料中碱活性矿物在潮湿环境下缓慢发生并导致混凝土开裂破坏的膨胀反应。
(10) 亚甲蓝(MB)值
用于判定机制砂中粒小于75μm颗粒的吸附性能的指针。
二、质量规格
(1)砂按细度模数分为粗、中、细三种规格,其细度模数分别为:
粗:3.7~3.1 |
中:3.0~2.3 |
细:2.2~1.6 |
(2)颗粒级配
(3)级配类别
(4)含泥量和泥块含量
(5)石粉含量和泥块含量(MB值≦1.4或快速法试验合格)
(6)石粉含量和泥块含量(MB值>1.4或快速法试验不合格)
(7)有害物质限量